第七節(jié) 溴燒傷治療技術
作者:徐榮祥 出版社: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發(fā)行日期:2009年7月【臨床特點】
1 溴燒傷臨床特點
溴屬鹵族元素,接觸后迅速造成皮膚燒傷。作者報道溴燒傷早期創(chuàng)面呈Ⅰ度~淺Ⅱ度表現,棕紅色,稍腫脹,表皮多完整。先是水皰、滲液,逐漸壞死、潰瘍,長期難以愈合。小面積燒傷只要及時沖洗,經適當MEBT/MEBO治療均能使創(chuàng)面短期內愈合,但大面積燒傷時,由于溴可經呼吸道特別是皮膚創(chuàng)面廣泛吸收,可造成皮膚的二次損傷甚至是持續(xù)性損傷,即溴有刺鼻臭味,在空氣中形成溴化氫。呼吸道吸入溴化物可刺激黏膜發(fā)生聲門痙攣、咳嗽、胸悶。 吸入高濃度溴蒸氣立即表現咽喉發(fā)干、疼痛、咳嗽、流淚、大量流涎、呼出臭味氣體,嚴重者發(fā)生氣喘、呼吸困難。其作用機理如下:①創(chuàng)面清洗時溴與水發(fā)生反應生成溴酸和次溴酸,其中次溴酸為強氧化劑,可造成皮膚的氧化作用損傷;②隨汗液及滲出液排出的溴繼續(xù)上述反應,造成溴酸及次溴酸對創(chuàng)面的持續(xù)性損傷。從而表現出明顯的創(chuàng)面進行性加深。
2機體內溴含量及其對臟器的損害
正常人體含微量溴但不易測出,一般認為血溴化物正常值<2mg%。大面積溴燒傷合并溴中毒時對機體的一系列損傷有如下表現。
(1)呼吸系統(tǒng)溴揮發(fā)性強,易溶于水,溴氣吸入可直接損傷氣管上皮細胞,出現明顯的鼻咽炎及上呼吸道刺激癥狀,較大面積燒傷常伴有吸入性損傷,溴燒傷治療中不可忽視肺水腫的預防。
(2)循環(huán)系統(tǒng)①溴化物是一種中樞抑制劑,大面積燒傷導致機體耐受力下降時,較高濃度的溴化物可抑制下級中樞和脊髓,特別是抑制血管運動中樞,使血管平滑肌張力下降導致低血壓;或作用于神經傳導系統(tǒng),抑制NA的釋放而產生阻斷腎上腺素能神經作用;②糾正低血容量時,短時間內大量補液,缺氧組織再灌流后,大量氧自由基產生造成細胞組織的直接損害,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,從而觸發(fā)內臟功能衰竭,即再灌注損傷;③溴及溴酸吸收中毒,使酸中毒不易糾正,影響血管活性藥物的作用。
(3)對神經中樞的損害上述幾方面均可導致腦組織的缺血性缺氧,加之溴對中樞直接的抑制作用而誘發(fā)中毒性腦病,如表現頻繁嘔吐、中樞性高熱、嘔吐咖啡色物質、心率下降、昏迷、譫妄及循環(huán)衰竭等臨床癥狀。
(4)腎臟的損害①低血壓及有效循環(huán)量的減少,腎臟嚴重缺血,加之大面積燒傷后燒傷毒素的作用導致急性腎功能不全;②溴在肺及創(chuàng)面上與水反應生成的溴酸可能會被重新吸收,從腎臟排出時造成對腎臟的直接損害,其中溴酸進入人體內不易離解,其強力的組織毒性可引起急性腎小管壞死;③再灌注損傷對腎臟的作用。
(5)胃腸道損害高濃度的溴吸收中毒。由于其對胃腸道黏膜的刺激作用與腐蝕作用而引起惡心、嘔吐等癥狀,大面積燒傷后胃腸道黏膜急性缺血,誘發(fā)應激性潰瘍。
總之,大面積溴燒傷合并溴中毒時,說明溴吸收嚴重,加之全身大面積燒傷致疼痛、失液、低血容量、缺氧及燒傷毒素的聯(lián)合作用,造成機體免疫力及應激能力下降,對溴及溴化物的耐受力降低,而敏感性增加,并由此導致機體的一系列損傷。中毒者通常表現惡心、嘔吐、頭痛、失眠、抑郁,偶有偏執(zhí)狂、定向力喪失、幻覺、共濟失調、視力模糊、眼球震顫、瞳孔不規(guī)則、對光反射遲鈍等,甚至發(fā)生心律不齊、休克,或者呼吸困難、發(fā)紺、皮膚發(fā)疹、窒息、肺水腫和充血性心力衰竭。
【治療技術】
1治療原則
(1)皮膚、眼燒傷后,現場立即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創(chuàng)面。創(chuàng)面使用MEBT/MEBO可參照酸燒傷治療方法。無條件者可用5%碳酸氫鈉溶液濕敷2~4小時,或2%碳酸氫鈉溶液沖洗30min。
(2)對吸入性損傷和中毒者,吸入性損傷和中毒與一般吸入性損傷和急性中毒處理相似,另外可飲入大量鹽水4~8g/d,或氯化銨5~8g/d,靜脈輸入生理鹽水至少1 500~2 000mL,促使溴通過尿液排出。因為溴離子在體內的分布與氯離子相同,并可互相代替,二者等量由腎排出。所以補充氯化鈉(食鹽、生理鹽水、氯化銨等),則氯離子排出增加,也可加速溴的排出。
2創(chuàng)面及時有效清洗和MEBO的應用
溴燒傷創(chuàng)面處理的關鍵在于及時有效地清除殘留的溴,避免前述的二次損傷或持續(xù)性損傷的發(fā)生。以往溴燒傷創(chuàng)面常用酒精、氨水、松節(jié)油所配制藥劑擦洗,應用于大面積溴燒傷時可使創(chuàng)面蛋白凝固,組織干燥脫水,加重創(chuàng)面損傷,同時疼痛劇烈,難以持續(xù)應用。作者認為MEBO由于其獨特的制劑特點及藥理作用,外用于溴燒傷創(chuàng)面可立即阻止溴對創(chuàng)面的損傷,同時又由于藥物自身的溫化消耗,及時和持續(xù)地“中和”溴及溴酸并以其“自動引流”作用將溴等清除出創(chuàng)面,并隨汗液、滲出液、分泌液等排出,避免毒物的再吸收和對創(chuàng)面的持續(xù)損傷,從而達到既治療燒傷組織,又治療溴中毒的目的。
3急性溴中毒的處理
由于溴在體內排泄緩慢,大面積溴燒傷常合并急性溴中毒時,如何促使溴盡快排出,是解除中毒、保護臟器、避免并發(fā)癥的關鍵。作者認為大面積溴燒傷早期治療應注意以下幾點:
(1)根據燒傷面積保持足夠的補液量。因氯離子能促進體內溴離子的排出,病人情況許可時也可口服食鹽制劑,同時注意入院早期的糾酸、利尿治療。
(2)溴燒傷早期可試用硫代硫酸鈉靜注或靜滴,利用其與溴離子的置換反應達到解毒的目的,但在補液量不足,血壓下降時應慎用。
(3)休克期出現中樞抑制癥狀時,應考慮及時足量的應用中樞興奮劑,因大劑量咖啡能直接興奮血管運動中樞,對中樞抑制引起的循環(huán)虛脫有升壓作用。
(4)條件許可時,大面積溴燒傷應考慮盡早行透析治療,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都是可靠而有效的治療方法,它不僅能直接透出腎衰后體內蓄積的各種有毒物質,還能透出已吸收的游離溴及溴化物。
4溴素燒傷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化學燒傷,在處理上有其特殊性,處理不當會導致嚴重后果。
治療措施早期入院病人,先用大量的清水沖洗,然后用無菌生理鹽水或新潔爾滅沖洗。有水皰者,剪開水皰放出皰液,用無菌紗布沾干創(chuàng)面。將MEBO直接涂于創(chuàng)面,厚度約1mm左右,每3小時涂藥1次,4天后根據創(chuàng)面情況調整用藥次數和涂藥厚度,及時清除創(chuàng)面液化壞死組織,始終保持創(chuàng)面有藥。
【注意事項】
1溴的化學性質
溴的化學性質特別活潑,幾乎能與所有的元素反應生成相應的化合物。溴常用于醫(yī)藥(溴化鉀、溴化鈉等作為鎮(zhèn)靜劑)、農藥生產、石油化工、工業(yè)試劑、染料、攝影材料(照相器材)、有機化合物合成(合成纖維)、冶金、食品加工等。 溴遇少量水放出生態(tài)氧和氫溴酸對創(chuàng)面加重損傷,故沖洗時間要足夠長。溴揮發(fā)性大,眼和呼吸道損傷程度較氯氣重。溴(Br2)為暗棕色發(fā)煙液體,沸點588℃,略溶于水,飽和液呈黃色。有刺鼻臭味,在空氣中形成溴化氫。溴離子在體內分布與氯離子相同,并可互相代替,二者等量從腎臟排出。補充氯化鈉、生理鹽水、氯化銨等,在氯離子排出的同時也增加了溴離子的排出。因此在救治溴燒傷中毒時可以增加氯化鈉的用量。
2創(chuàng)面的早期處理
以往對溴素皮膚燒傷的早期處理一般采用兩種方法,一是清水沖洗—酒精沖洗—10%的硫代硫酸鈉溶液或碳酸氫鈉沖洗;二是清水沖洗—酒精、四氯化碳、松節(jié)油混合物(濃度為1∶2∶1)沖洗。酒精具有擴張毛細血管增強血運的作用,可促進溴(Br2)的吸收,同時酒精可使新鮮的組織細胞蛋白變性,加重創(chuàng)面的損傷。四氯化碳和松節(jié)油被人體吸收后,本身就對中樞神經系統(tǒng)有毒性作用,會加重溴的毒性作用。
3作用機理
病人就診后用大量清水及無菌生理鹽水沖洗后及時涂用MEBO,不但克服了以往對溴素皮膚燒傷的早期處理方法的弱點,而且能將創(chuàng)面殘留的溴及時除去,從而減輕了對局部組織和全身系統(tǒng)的影響。
(1)MEBO的特殊中和作用。
(2)利用其本身所獨具的自動引流作用,使創(chuàng)面殘留的Br2不斷地排出。本組病人應用MEBO治療后無一例出現臨床中毒癥狀。
(3)及時清除溴素燒傷創(chuàng)面的焦痂,溴為一種強烈的氧化劑,與皮膚接觸后奪取組織中水分形成氨溴酸(Br2+H2O=2HBr+O2),使組織蛋白凝固壞死,特別是深Ⅱ度燒傷創(chuàng)面形成一層厚的痂皮,創(chuàng)面干燥,邊緣清楚,凹陷。一般的治療痂皮脫落時間長,不利于創(chuàng)面的觀察與治療,住院時間長,且留有疤痕。MEBO有酸敗、皂化、酶解、水解等作用使焦痂很快脫落。本組一例深Ⅱ度燒傷病人,在外院用磺胺嘧啶銀治療3天,創(chuàng)面形成一層棕黃色焦痂,質硬、干燥,病人有極度的緊縮不適和疼痛。使用MEBO治療5天,創(chuàng)面焦痂開始軟化,且漸漸清除。雖然住院時間較其他病人長,但創(chuàng)面愈合良好,無疤痕生成。
(4)MEBO具有特殊的止痛作用和抗感染作用。以往治療溴燒傷病人難于解決創(chuàng)面疼痛問題,病人極度痛苦,通常用止痛針來維持,且效果不理想。所有病人涂用MEBO后,疼痛很快緩解,且該組病人無一例發(fā)生創(chuàng)面感染。
綜上所述,對于溴素燒傷的病人,應用MEBO治療后,能夠克服以往對溴素皮膚燒傷治療方法的許多缺點,及時清除創(chuàng)面殘存的溴,及時清除焦痂,不疼痛,不感染。